- 歡迎訪問江西自考網!本站為考生提供江西自考信息服務,網站信息供學習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網站,官方信息以江西省教育考試院www.jxeea.cn為主。
江西自考2020年4月《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本科模擬試題2
江西自考網為考生提供2020年4月自考《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模擬試題,希望能幫助各位自考生更好地學習,順利通過考試。考生如有自考疑問可在線咨詢老師進行了解,也可以加入考生交流群探討。
(后附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每小題1分,共30分。)
1.馬克思主義哲學區別于一切舊哲學的最主要、最顯著的特征是
A.階級性
B.革命性
C.實踐性
D.科學性
2.任何科學理論都不能窮盡真理,而只能在實踐中不斷開辟認識真理的道路,這說明
A.真理具有絕對性
B.真理具有相對性
C.真理具有客觀性
D.真理具有全面性
3.區分量變和質變的根本標志是看
A.事物的變化是否顯著
B.事物的變化是否迅速
C.事物的某些屬性是否發生了變化
D.事物的變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圍
4.人類與動物的根本區別是
A.人類有意識,動物無意識
B.人類有群體組織,動物無群體組織
C.人類有宗教信仰,動物沒有宗教信仰
D.人類能生產自己必需的生活資料,動物則不能
5.社會意識是
A.社會的精神生活過程
B.社會的政治生活過程
C.人類改造自然的過程
D.人類改造社會的過程
6.人在價值關系中
A.只能是價值主體
B.只能是價值客體
C.只能是價值的享受者
D.既可能是價值主體,又可能是價值客體
7.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直接理論來源是
A.古希臘羅馬哲學
B.德國古典哲學
C.17世紀英國哲學
D.18世紀法國唯物主義
8.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準,這主要是因為
A.實踐具有把主觀和客觀聯系起來的特性
B.實踐是一個無限發展的過程
C.實踐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D.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和目的
9.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是
A.人與自然界之間的矛盾
B.人與社會制度之間的矛盾
C.先進與落后、開拓進取與因循守舊之間的矛盾
D.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
10.從動物心理發展到人的意識的決定性環節是
A.手工分工
B.語言的產生
C.社會的出現
D.勞動
11.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是
A.物質決定意識的觀點
B.實踐第一的觀點
C.聯系和發展的觀點
D.對立統一的觀點
12.階級劃分的主要標志是各種社會集團
A.在國家政權中的地位不同
B.對生產資料的關系不同
C.在社會勞動組織中的作用不同
D.取得勞動產品的方式和多寡不同
13.物質的唯一特性是
A.實際存在
B.客觀實在性
C.具體性
D.可感知性
14.下列活動中,屬于最基本的實踐活動的是
A.醫生給病人作手術
B.法官審理案件
C.農民播種小麥
D.科學家進行化學實驗
15.對社會發展最有利的地理環境是
A.自然條件的無可比擬的富饒
B.自然條件的差異性和多樣性
C.草木繁茂、雨量充足的熱帶
D.土地肥沃、雨量適中的平原
16.上層建筑由兩個部分構成。它們是
A.政治制度和各種法律制度
B.政治關系和法律關系
C.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
D.政治上層建筑和觀念上層建筑
17.“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學會改造自然界而發展的。”這句話說明
A.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B.實踐是認識的目的
C.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D.實踐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標準
18.檢驗認識的真理性,就是要檢驗認識是否同
A.已有的理論相符合
B.已被實踐證明的真理相符合
C.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相符合
D.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相符合
19.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這是對運動的
A.唯物主義理解
B.直觀唯物主義理解
C.辯證唯物主義理解
D.庸俗唯物主義理解
20.唯物辯證法認為,發展的實質
A.事物數量的增加
B.事物根本性質的變化
C.事物的一切運動變化
D.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21.唯心主義的一元論主張世界萬物的本原是
A.存在性 B.運動性 C.物質性 D.精神
22.生產力范疇反映的是
A.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
B.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
C.人與勞動產品的關系
D.人與勞動資料的關系
23.人的最根本的特性是人的
A.自然屬性
B.社會屬性
C.自由的屬性
D.意識特性
24.辯證法和形而上學在真理觀上的對立表現在
A.前者認為真理是發展的,后者認為真理是不發展的
B.前者認為真理中包含著錯誤,后者認為真理是絕對正確的
C.前者認為真理來源于客觀世界,后者認為真理來源于先驗原則
D.前者認為真理具有客觀性,后者認為真理是純粹主觀的
25.把經過實踐證實的理論看成絕對真理,并當成檢驗其他一切認識真理的標準,這是一種
A.形而上學的觀點
B.唯物辯證法的觀點
C.相對主義的觀點
D.經驗論的觀點
26.階級斗爭是階級社會發展的
A.根本動力
B.惟一動力
C.最終動力
D.直接動力
27.認識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形勢,必須分清主流和支流,看到取得的成績是主流,只有這樣才能不迷失方向,堅定信心。這在哲學上堅持了
A.普遍聯系的觀點
B.運動發展的觀點
C.“重點論”的觀點
D.“兩點論”的觀點
28.“肯定和否定相互滲透,在一定意義上,肯定就是否定。”這是一種
A.相對主義詭辯論的觀點
B.唯物辯證法的觀點
C.主觀唯心主義的觀點
D.形而上學的觀點
29.馬克思根據人的發展狀況把人類歷史劃分為依次更替的三大形態。這三大形態是
A.人的依賴性社會、物的依賴性社會、個人全面發展的社會
B.自然經濟社會、商品經濟社會、產品經濟社會
C.原始公有制社會、私有制社會、共產主義公有制社會
D.無階級社會、階級社會、無階級社會
30.要判斷一種觀點的是非對錯,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以偉人之是非為是非
B.以吾心之是非為是非
C.以眾人的意見定是非
D.以實踐中是否達到預想目的定是非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選項中有2~5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將正確的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括號內。多選、少選、錯選均無分。
31.以下各項屬于主觀唯心主義觀點的有
A.存在就是被感知
B.物是觀念的集合
C.理在事先 D.心外無事,心外無理
E.萬物在我心中
32.某山鄉小鎮自20世紀70年代發現釩礦以后,辦了三個釩礦廠,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由于沒有嚴格的環保措施,每天排出大量釩煙,使村民中大多數人患有呼吸道疾病和皮膚病。這一做法從哲學上看違背了
A.事物普遍聯系的規律
B.事物聯系復雜多樣性的原理
C.事物運動發展的原理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關系的原理
E.全面地看問題的觀點
33.物質和運動的關系是
A.運動是物質的固有屬性
B.物質是運動的承擔者
C.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
D.運動不一定是物質的運動
E.物質不一定都在運動
34.“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這句話體現的哲學道理有
A.事物的變化是從量變開始的
B.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
C.量變積累到一定程度會發生質變
D.量變和質變沒明顯的區別
E.質變會引起新的量變
35.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與舊唯物主義認識論的區別表現在
A.是否承認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反映
B.是否承認世界是可以認識的
C.是否承認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
D.是否承認認識是摹寫與創造的統一
E.是否承認認識是一個辯證發展過程
36.下列各項屬于生產關系范疇的有
A.歷史主體與歷史客體的關系
B.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
C.產品的分配方式
D.人們在生產中的地位及其相互關系
E.人和人之間的政治關系
37.下列活動中屬于基本的實踐活動的有
A.工人在工廠織布
B.醫生在醫院診病
C.農民在田野種莊稼
D.運動員在賽場比賽
E.礦工在礦井采礦
38.勞動在從猿變人的過程中的作用是
A.使類人猿建立群體組織,過群體生活
B.使猿腦變為人腦,推動語言和意識的產生
C.改變猿的生活方式,使其具有雜食習性
D.使猿的前、后肢分工,創造了人的手
E.使猿能離開大森林,到地面上生活
39.上層建筑是一個龐大的體系,包括豐富的內容,可以把它們歸結為兩個組成部分。這兩個部分分別是
A.政治思想和制度
B.法律思想和制度
C.軍事思想和制度
D.政治上層建筑
E.觀念上層建筑
40.下列各項屬于社會進步的動力的有
A.革命階級反對反動階級的斗爭
B.社會革命
C.社會改革
D.一切人的活動
E.社會基本矛盾的運動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41、42小題各7分,43、44小題各6分,共26分)
41.簡述現代西方哲學和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關系。
42.為什么說勞動是意識產生的決定環節?
43.簡述生產方式的含義及其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44.如何理解“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2分。本大題滿分共24分)
45.用理論和實踐關系的原理,說明認真學習***理論的重要意義。
46.怎樣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當今時代精神的精華。
2020年自考《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沖刺模擬題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C 2.B 3.D 4.D 5.A 6.D
7.B 8.A 9.D 10.D 11.C 12.B
13.B 14.C 15.B 16.D 17.C 18.D
19.C 20.D 21.A 22.A 23.B 24.A
25.A 26.D 27.C 28.B 29.A 30.D
二、多項選擇題
31.ABDE 32.ABE
33.ABC 34.ABC
35.CDE 36.BCD
37.ABE 38.BD
39.DE 40.ABCE
三、簡答題
41.答案要點:
(1)現代西方哲學指19世紀中葉以來的歐美哲學,它也是德國古典哲學的產物。現代西方哲學主要有兩大思潮,一個是人本主義,另一個是科學主義。
(2)現代西方哲學與馬克思主義哲學有本質的區別。首先,現代西方哲學是資產階級哲學,為資產階級服務;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無產階級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其次,從理論實質上看,現代西方哲學各流派本質上都是唯心主義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徹底的唯物主義。
(3)現代西方哲學對馬克思主義哲學也有很大影響,其一,現代西方哲學都把斗爭矛頭指向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必須對它進行批判和揭露;其二,現代西方哲學又提供了許多有價值的思想材料和有意義的觀點,這些對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有借鑒和參考價值。
42.答案要點:
(1)意識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更是勞動的產物。勞動是意識產生的決定性環節。
(2)勞動在意識產生中的作用表現為:
第一,勞動使猿腦變為人腦,從而形成了意識產生的物質器官。人的腦細胞的數量和功能結構的分化,都是在勞動中形成的。
第二,語言是意識的物質外殼,而語言是在勞動中形成的。勞動使猿的發聲器官轉變成人的發聲器官,并形成語言的內容。
第三,勞動豐富了意識的內容,推動了意識的發展。勞動使物質生產活動不斷發展,也使人們的交往復雜化,從而促進了社會關系的發展,這一切使意識活動豐富和發展起來。
43.答案要點:
(1)生產方式是人們向自然界謀取必需的物質生活資料的方式,包括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兩個方面。
(2)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方式在社會發展中起決定性的作用,表現在四個方面:
第一,生產方式是人類從動物界分化出來的根本動力和人類區別于動物的根本標志。
第二,生產方式是人類社會得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人類要能夠生存,首先必須解決物質生活資料問題,而人的物質生活資料只能來源于物質生產活動。
第三,生產方式是形成人類一切社會關系的基礎。人類的第一項活動是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活動,在此基礎上,才有其他活動,形成其他的社會關系。而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活動必須采取特定的方式。
第四,生產方式決定社會制度的性質和更替。
44.答案要點:
(1)科學是知識的理論體系,也是獲得知識的社會認知活動,技術是指工藝、方法、能力。
(2)“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有三層含義:
第一,科學能滲透到生產力系統的其他要素之中,轉化為直接現實的生產力。
第二,科學對生產的發展起主導作用和超前作用,技術是聯結科學和生產的中介。從科學、技術、生產的關系和歷史發展過程來看,是一個科學→技術→生產的過程。這突出表明,在現代,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第三,科學技術是推動生產力發展的重大杠桿,表現為:其一,科學技術是勞動生產率和經濟增長率的主要貢獻。其二,自然科學從理論突破到新產品試制成功的周期不斷縮短。再次,科學技術在生產上的應用,使生產力呈加速度發展。
四、論述題
45.答案要點:
(1)理論和實踐是對立統一關系。首先,實踐決定理論,它是理論的來源,是推動理論發展的動力,是檢驗理論真理性的標準,也是理論的歸縮和目的。其次,理論對實踐有重大反作用,科學的 理論能指導實踐成功;錯誤的理論會導致實踐失敗。
(2)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前無古人的,尤其需要科學理論的指導。***理論是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發展,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是我們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惟一科學的指導思想。只有認真學習***理論,才能保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不斷前進。
46.答案要點:
(1)任何真正的哲學都是時代精神的精華。這不是哲學是唯物主義還是唯心主義的問題,而是取決于哲學是否能以思想的形式表現時代精神,滿足時代的需要。
(2)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當今時代精神的精華,首先因為它是當今時代的產物,反映當今時代的主流:
第一,自19世紀以來,資本主義的歷史前途問題是主要問題,只有馬克思主義哲學科學地揭示了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的歷史必然性。
第二,馬克思主義哲學克服以往一切哲學的缺點,繼承了它們的優秀成果,使唯物主義與辯證法有機結合起來,使唯物主義自然觀與歷史觀有機結合起來,創立了科學的、徹底的唯物主義。
第三,馬克思主義哲學以實踐為基礎,是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它不是封閉的體系,而是行動的指南,隨實踐的發展而發展,有無限生命力。
(3)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當今時代精神的精華,還因為它是當今時代最需要的哲學。
第一,當今時代,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都發生了重大變化,馬克思主義哲學能夠透過紛繁復雜的現象,抓住事物的本質,能夠對當今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命運做出惟一科學的回答。
第二,當今時代面臨一系列重大全球性問題,只有馬克思主義哲學提供了解答這些問題的正確方法。
上一篇:2020年4月江西自考《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本科模擬試題
下一篇:江西自學考試2020年4月《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本科模擬試題3